提起宜家,妳会立刻从建筑师那里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要么是热烈称赞,要么是彻底厌恶。宜家不只是一个商店;对很多建筑师来说,它是一块情绪战场,设计理想与大众市场现实在此交锋。以下是25 个建筑师热爱宜家的理由,以及25 个他们无法忍受宜家的原因,每一点都配有现实例子与深入解读。
人人都能负担的好设计 —— 终于,不用进高端展厅,也能买到像样的家具。
模块化系统适配大多数空间 —— 优雅灵活地解决各种尴尬户型。
适合预算紧张客户的方案 —— 建筑师可以提出完整方案而不必担心费用问题。
扁平包装的物流奇迹 —— 节省运输成本并减少碳足迹。
没有装腔作势的北欧极简风 —— 线条干净又不过于用力。
与世界顶尖设计师的真实合作 —— 将原本高不可攀的设计感带入大众市场。
住宅与商用都能适配的多功能家具 —— Klippan 沙发既适合初创办公室,也适合第一次租房。
快速渲染和可视化的理想选择 —— 标准外形节省建模时间。
全球都能买到的高可用性 —— 跨国补货无压力。
学生学习比例与空间规划的工具 —— 真实尺寸的家具用于入门训练。
启发性的 DIY 改造文化 —— 一整个改装宇宙,令建筑师也敬佩。
让客户更有参与感 —— 增加项目的情感认同。
环保举措令人欣慰 —— 如回收项目和 KUNGSBACKA 这种再生材料系列。
灯具出人意料地好看 —— 便宜却不俗,保持干净美感。
适合小户型的尺度友好产品 —— 城市高密住宅必备。
情感化品牌塑造积极印象 —— 对很多人来说,宜家=温馨现代。
轻松修改的产品 —— 简单上点漆或换个五金件就能焕然一新。
对初期家庭够耐用 —— 家具至少能撑到留下点回忆。
简化的细节教会克制 —— 设计学生明白“不是所有东西都要复杂”。
庞大的在线目录用于灵感板 —— 让汇报更快速丰富。
颜色选得让建筑师安心 —— 白色、安全木色、泥土色等经典低调配色。
高效收纳系统解决真实空间问题 —— KALLAX 拯救了无数迷你公寓。
样板房布置神器 —— 便宜又能营造出理想氛围。
无自我中心的设计 —— 家具服务空间,而不是抢焦点。
民主化设计理念 —— 好设计不应成为奢侈品,宜家正体现了这一点。
批量生产毁掉了工艺精神 —— 每一件都失去了手工独有的特质。
样式很快过时 —— 几年后房子就显得“淘汰”。
刨花板等材料显得廉价 —— 助长了“用完即弃”的消费文化。
客户拿“宜家价”要求定制设计 —— 贬低了建筑师的专业价值。
组装灾难是真的 —— 装错就破坏原设计意图。
设计太保守 —— 避开了前卫实验,缺乏突破性。
“宜家风”让全球室内千篇一律 —— 丧失了地域个性。
表面无法自然老化 —— 刮花脱漆,而非形成包浆。
只为 5-10 年使用寿命而设计 ——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工业化标准压平人类差异 —— 抹去了空间的“个性”记忆点。
文化多样性被压缩 —— 一斯德哥尔摩的公寓和东京的差不多。
品牌调性压倒真实建筑语言 —— “看起来像宜家展厅”成了一种批评。
重外表轻结构 —— 远看悦目,近看失望。
大量使用中密度板和贴皮 —— 时间或潮湿下根本撑不住。
空心轻质家具的声学效果差 —— 空间变得回声大、刺耳。
像是在削弱专业价值 —— “既然宜家就能搞定,干嘛找建筑师?”
目录尺寸与实际不符 —— 现场装配时经常发现不合适。
安装说明耽误工期 —— 图太多、字太少。
坏一块就得换整个 —— 难以修复。
环保承诺遭质疑 —— 努力常被大规模量产现实掩盖。
极简风格缺乏深度 —— 卖的是“样子”,而非设计哲学。
模块化执念压制了有机演化的空间叙事。
过度追逐流行趋势 —— 缺乏时间检验的持久性。
鼓励消费升级而非持久使用 —— 推崇“换掉”而非“用久”。
宜家成了“默认建筑” —— 让空间失去了创造力与想象力。
一位建筑师分享了自己的地中海别墅被客户用宜家家具填满的故事。他原本精心设计的石灰岩与雪松,最后在照片里全都变成了 SKUBB 和 LACK。另一位建筑师则回忆起用二手宜家家具布置自己第一个工作室时的自豪感,那一刻,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真的是一名建筑师了。
宜家的争议,其实并不完全是刨花板和内六角螺丝的事。它反映的是建筑师日常选择的本质:理想与预算,工艺与效率,个性与普及之间的冲突。宜家逼着建筑师去思考,自己真正重视的是什么。
无论妳是喜爱、抵触,还是小心绕开的态度,宜家已然是当今建筑语境的一部分。建筑师必须找到与宜家共处的方式——从设计语言、文化价值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宜家的拉扯,不只是关于家具,更是关于妳的建筑哲学,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画出自己的立场。
【制作团队】
企划:了有和
翻译:了有和
排版:了有和
校对:Tav、林晨
监制:了有和、Beatrice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发。
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代表作者观点,我们的服务,和 EasyRef 上的所有内容,均按「现状」提供,不提供任何类型的担保,无论是明示还是暗示皆然,内容及品牌是上传所有者的财产,内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
*已标注信息来源
原文链接:https://studioalternativi.com/blogs/tips-and-insights-for-architects/why-architects-love-ikea-and-others-absolutely-hat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