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点击图片下载原图)
如何用一座公共建筑改变一座城市?
基地位于西门町峨眉停车场,这里是台北市的旧街区,在不同的时期承载了不同文化、族群以及活动的空间场域,是都市生活的载体。然而,在都市发展过程中,建筑密度不断增加,人们与活动在缺乏开放空间的情况下,被迫分散在线性街道和都市的角落空间。在快节奏的西门町,人们彼此分散,难以产生交集。
我认为,当代城市规划应当具备更开放、共享、多元的公共空间,以促进都市中不同族群与活动的交集和交流,因为每一次相遇都可能催生新的都市活力。我们其实不必消耗过多资源和时间,以城市规划的尺度去改变一座城市;相反,如果能以一座公共建筑改变一座城市,将会创造更多可能性。
以峨眉停车场的重建为例,我将停车空间移至地下层,使地面层以上的空间回归都市活动使用,并构建三个主要架构:
1. 下沉广场——作为城市舞台,举办大型表演及展演,重新聚集分散在城市中的族群与活动。
2. 路径——活用都市中的路径(path),将西门町街道的生活感延伸至建筑内部,使不同活动与使用者在建筑中碰撞、相遇。
3. 悬浮体量——内部空间提供展览功能,并容纳西门町既有的众多非正式表演及活动,同时使地面层形成开放通透的广场空间。
最终,通过审视公共建筑的空间使用与时间关系,使其成为一座全天候都能承载都市活动的市民生活舞台。
【制作团队】
企划:了有和
脚本:林晨
排版:了有和
校对:Tav、林晨
监制:了有和、Beatrice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发。
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代表作者观点,我们的服务,和 EasyRef 上的所有内容,均按「现状」提供,不提供任何类型的担保,无论是明示还是暗示皆然,内容及品牌是上传所有者的财产,内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
【作者信息】
设计师:田雲
指导老师:李湘亭
*已标注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