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点击图片下载原图)
本次设计为基于旧有济南钢铁总厂工业遗址进行城市更新改造设计,并在更新设计的基础上对场地内部的建筑单体进行更新改造设计。城市更新改造在基于对周边场地的人群、业态、交通等方面进行统筹分析后,确定将场地更新为集文创文旅、遗址公园、商业中心等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场所,激活周边片区,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的进步。而单体设计方面则是基于对再生建筑的更新及绿色化更新的案例研究上,对原有厂房的设计,需要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将被动式节能措施的置入其中,采取一系列如垂直绿化、拔风中庭、地道风等技术措施来保证改造后建筑的低能耗运行及使用,打造舒适的室内空间热环境,满足建筑在全寿命周期的低能耗运行,并且在周边场地设计时也考虑到济南地域性特征,并将绿色化更新改造设计贯穿始终。
设计以济南四分场核心区为基地的更新改造设计,旨在设计出集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文创文旅综合场园区,打造出既可以提供给市民游玩的工业遗址公园,又可以激发片区发展的商业街市、还可以容纳艺术家及非遗文化传承人工作。设计过程中加入对于绿色化改造及生态建筑设计的措施和举措,为来访者创造舒适的空间氛围和场所体验。
设计以占地约为 30 公顷的及济钢四分场核心保留区作为项目基地,旨在将原有场地进行更新设计,建设出包含工业遗址展馆、儿童工业流程体验中心、青少年科普展示中心、工业主题遗址公园、艺术家创意产业园区等作为场地功能的新园区;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态化及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对受到污染的土壤或者水源进行科学的改造和修复,打造一处以可持续发展景观为主要载体、以科学文化为产业内容、集生态、科学、艺术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创意产业园区。在学习绿色修复改造设计及工业遗产更新的相关理论之后,以绿色生态技术为载体进行更新改造设计,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基础之上,置入现代化的功能,激活片区,并且带动济钢一带周边地区如王舍人片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临港片区等的经济发展,活跃当地气氛,促进产业发展,发挥激活片区的作用。
选取更新改造后场地内部艺术价值、使用价值较高的北侧厂房建筑,因其与大气柜有良好的视线关系,及其与北部厂房形成的条带状景观廊道的结构形式,故选择此建筑为改造对象。场地内部功能定义为以工业遗址为主题的展览类和文化体验类场所。
在设计之初考虑到改造单体建筑的室内的采光通风要求,利用拔风烟囱,抬高局部屋顶,加快室内空气向室外流通,在拔风烟囱的顶部利用文丘里效应,将覆盖的顶部构建设计为横截面为由窄到宽的形式,因此风可以加速从较窄一侧流出。在屋顶设置双层屋面,使得室内有良好的保温通风效果,双层屋面与烟囱及双层玻璃连通形成复合立面,使得在冬季保温良好,夏季隔热性能好,过度季可以加快通风。顶部由于双层屋面的材质为玻璃,因此需要安装电动遮阳帘进行遮阳。此外,地道风的设计可以使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冬季时,风经过土壤下的加热可以将温度较高的空气输送进室内,实现空气的循环流动。并且南向墙体的垂直绿化 采用自动喷淋系统,经过地面的雨水收集池将处理后的水可以循环利用于垂直绿化的灌溉。
【制作团队】
企划:了有和
脚本:林晨
排版:了有和
校对:Tav、林晨
监制:了有和、Beatrice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发。
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代表作者观点,我们的服务,和 EasyRef 上的所有内容,均按「现状」提供,不提供任何类型的担保,无论是明示还是暗示皆然,内容及品牌是上传所有者的财产,内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
【作者信息】
设计师:张艺文/聂甜玉
指导老师:房文博/崔琰
*已标注信息来源